首页 >考研资讯>考研指南 >333必背的100个超高频名词解释汇总!

333必背的100个超高频名词解释汇总!
2023-06-28 11:09:33浏览次数:0

QQ截图20230210141822

333考察题型中,名词解释是必备的。几乎每个学校每年都会考,而且很多名词是反复考,不同学校的考察名词都会有很多重复的,因此,学姐给大家整理了100个高频常考的名词解释并整理了相应的答案,一起看看吧。

333必背的100个超高名词解释汇总

序号

名词

序号

名词

1

美育

51

骑士教育

2

因材施教

52

《莫雷尔法案》

3

《理想国》

53

教育先行

4

有教无类

54

终身教育

5

做中学

55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6

教学形式阶段论

56

教师专业性发展

7

先行组织者

57

教育制度

8

中体西用

58

综合课程

9

元认知策略

59

绅士教育

10

苏格拉底法

60

“六艺”教育

11

道尔顿制

61

课程方案

12

生活教育

62

人文主义教育

13

贝尔兰卡斯特制

63

城市学校

14

恩物

64

自我效能感

15

知识表征

65

现代教育制度

16

三舍法

66

德育过程

17

白板说

67

有意义学习

18

教育

68

生计教育

19

苏湖教法

69

设计教学法

20

进步主义教育

70

《师说》

21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71

致良知

22

教育目的

72

以吏为师

23

学校管理

73

实科中学

24

教学评价

74

学科课程

25

课程标准

75

发现学习

26

学习策略

76

要素主义

27

班级授课制

77

程序性知识

28

榜样法

78

学习风格

29

校长负责制

79

学校即社会

30

双轨学制

80

走班制

3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81

形式训练说

32

隐性课程

82

教育方法

33

终身教育思潮

83

教育即生活

34

课程

84

《爱弥儿》

35

学制

85

公学

36

劳动教育

86

要素教育

37

义务教育

87

昆西教学法

38

自由七艺

88

产婆术

39

《初等教育法》

89

泛智教育

40

《学制令》

90

泛爱学校

41

直观性教学原则

91

中世纪大学

42

培养目标

92

学园

43

道德教育

93

美德即知识(德育论)

44

教师

94

生计教育

45

精细加工策略

95

新教育运动

46

同化

96

大教学论

47

说服法

97

教科书

48

书院

98

问题教学法

49

智者学派

99

德育原则

50

活教育

100

班集体

 

名词解释答案:

1.美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美育也是我们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部分。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3.《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完整的教育计划。其中的内容有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阶段和论男女平等的教育等。

 

4.有教无类

孔子对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是“有教无类”。本意是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人学受教育的愿望,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有利于促进文化下移,推动百家争鸣。

 

5.做中学

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6.教学形式阶段论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7.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先行组织者主要包括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种。

 

8.中体西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体西用”。“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则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律例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中体西用”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新式学堂的兴办,留学教育的开筹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但是没有克服中、西学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会引起两者排异性反映。

 

9.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流程进行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以分为计划策略、监察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监察策略是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0.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给对方。局限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11.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创立的个别教学制度。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道尔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道尔顿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师要求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另外,将教室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太实际。

 

12.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开展了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三个意思:首先,生活即教育,指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其次,社会即学校,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和“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最后,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13.贝尔兰卡斯特制

贝尔兰卡斯特制又称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其目的是解决英国近代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师资匮乏的问题。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导生的数量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但采用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因此,它最终被人们抛弃。

 

14.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教学用。其中真正的恩物应当满足三个条件:(1)既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既应包含前面的恩物,又应预示后继的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的观念,即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序的整体。

 

15.知识表征

知识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信息甚至某个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个体一旦获得知识,就会在头脑中用某种形式和方式来代表其意义,把它储存起来。陈述性知识往往以概念、命题、命题网络、表象或图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表征,有时也可能以图式表征。例如,我们说到小鸟,我们头脑中就会浮现出鸟的形象,知道鸟有翅膀、能飞行、有羽毛,甚至意识到鸟的叫声这就是表征。

 

16.三舍法

“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具体内容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历史意义在于对学生的考察与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17.白板说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之上的。“白板说”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18.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9.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也叫“分斋教学”,是北宋胡在主持苏州、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瑷在苏湖两州学任教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在胡瑷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20.进步主义教育

19世纪末,进步教育运动崛起。以帕克的“昆西教学法”为起点,到20世纪50年代衰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反思了传统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个性与自由,对美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儿童自由,忽视社会。1957年《进步教育》杂志停办,标志着美国教育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21.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中,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可分为两种,即“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与职业有关的目的,这个目的是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人的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必要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和最为基本的目的,即道德,这个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22.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国家的教育总目的、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3.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校内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它具有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与创造性等显著特性。

2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时间、场地等有机结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做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和改进教学活动。

 

25.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依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每门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编写课程标准是课程开发的重要步骤。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说明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课程实施建议部分。

 

26.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是学习过界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7.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班级授课制最大的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很难顾及班级内的个性化差异。

 

28.榜样法

榜样法是德育的方法之一,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榜样法的要求有: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自身修养。

 

29.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在党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下,对学校进行全面领导和负责的制度。在这一领导体制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在校长负责制中,要明确校长的权力与责任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

 

30.双轨学制

17-19世纪的西欧国家因为有特权传统而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学制是一种不平等的学制如今双轨学制在向单轨学制或者分支型学制转变。

 

3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人将其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该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减慢,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该研究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3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它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得的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如学校的校风、办学理念、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是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若隐性课程被人意识到,并有意识地加以挖拙和利用,就会变为显性课程。

 

33.终身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思想始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学习化社会”“回归教育”思潮与实践,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终身教育的含义是人在一生各阶段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到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它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乂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主要强调自主学习和自学能力。终身教育是世界各个国家重视并努力实践的重要理念。

 

34.课程

学术界对课程没有统一的定论,说法较多。有人认为课程是教学科目有人认为课程即学习经验有人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还有人认为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总的来说,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存在。从育人目标上讲,课程是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上讲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途径。

 

35.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目前,学制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当代双轨学制逐渐向单轨学制方向发展,综合中学是实现并轨的一个好方法。

 

36.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37.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依法规定的适龄儿童与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家庭、学校、社会必须支持与保障的国民教育。以立法形式推行义务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19世纪下半叶,德、美、英、法、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趋势是延长到高中阶段或延长到幼儿园。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和进步,目前已经基本全国普及并且免费化,但是各地区发展不均衡、教育质量差距过大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38.自由七艺

古希腊智者派确立的“三艺”与柏拉图的“四艺”共同构成了西方教育史上沿用千年之久的“自由七艺”。自由七艺即“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其内容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价值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七艺是能将灵魂引向终极真善美的学问。这些学问能够使人超越眼前具体的事物,学习并探究种普遍性的法则,从而使学习者超越功利的目的,转而关心内在的价值并实现内心自由。发展为:自柏拉图完善自由七艺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西塞罗等教育家也对自由教育及七艺进行了发展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世纪时西欧所倡导的“博雅教育”也是受到了自由七艺的影响直至今天,欧洲的一些学校仍有些在传授传统七艺。

 

39.《初等教育法》

19世纪下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2)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学区.设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3)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4)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5)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双轨制局面。

 

40.《学制令》

《学制令》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由文部省颁布的一项规定学制的法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个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各设一所中学,每个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学区,各设一所小学。《学制令》加强了日本中央集权式的教育领导体制。

 

41.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

 

4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某一类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3.道德教育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

44.教师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45.精细加工策略

所谓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促进记忆的学习策略,即通过把新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运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通常精细加工策略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方法。

 

46.同化

同化是指个体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它不能引起图式的质变,但影响图式的生长。如将“苹果树”的概念纳入已经学习过的“树”的概念中。皮亚杰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来解释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

 

47.说服法

说服法是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基本要求包括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富有知识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要将说服法与其他德育方法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48.书院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末以后的一种重要的高级私学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标志着书院发展逐渐制度化,各朝各代都有典型的书院,如明代的东林书院、清代的诂精经舍和学海堂等。书院最大的特点是学术自由。

 

49.智者学派

“智者”专门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他们有共同的思想特征,即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智者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2)扩大了教育内容,首先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3)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

 

50.活教育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与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问题,并在总结自己以往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活教育”的理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论他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理论;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1.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保卫者,不重视文化知识。这种状况是由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低下和西欧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52.《莫雷尔法案》

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议员莫雷尔提议的《莫雷尔法案》也称《莫里尔法》。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又称赠地学院。赠地学院的诞生及发展确立了农业与工艺学科及与之相关的应用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和大众化,打破了美国联邦政府不过问教育的传统,使高等学校与联邦政府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53.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发展。主要是因为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教育又在于培养人。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同时,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因此,很多国家采取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模式。但是这里的发展不是教育过度的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

 

54.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任务是学会学习,目标是培养新人和实现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它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型社会有积极意义。

 

5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也称国家本位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凯兴斯泰纳、涂尔干等。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相对于个体而言,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社会本位论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它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全将受教育者当成等待被加工的“原料”,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

 

56.教师专业性发展

教师专业性发展指的是教师以自身专业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专业成熟过程,是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专业性发展既包括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57.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机构系统又包括两部分,一是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机构系统。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58.综合课程

所谓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相邻领域的学科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特点。

 

59.绅士教育

洛克所倡导的绅士教育是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该教育主张把贵族子弟培养成身体强健,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绅士。这种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进行。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对贵族子弟实行体育、德育、智育的教育内容。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

 

60.“六艺”教育

“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礼,即道德规范和礼仪乐,即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等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训练御,即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书,即文字读写数,即算法。其中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六艺”教育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此外,西汉后,将孔子编订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也称为“六艺”。

 

61.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也称课程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普通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方案,是指在国家教育目的与方针的指导下,为实现各级基础教育的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顺序、学时分配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62.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标志,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人文主义教育。其内涵是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提倡学术,尊崇理性。经历了早期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的发展,到后期以法国为阵地,以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贵族性和宗教性为特征。人文主义教育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要求培养具有资产阶级绅士的品质。

 

63.城市学校

城市学校是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兴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其种类有行会学校、商会学校(也称基尔特学校。在领导权上,城市学校大多属于行会和商会。后期,城市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在教学内容上,以读、写、算及与商业、手工业相关的世俗知识为主。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在学校性质上,多为世俗性质的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所以,城市学校属于世俗性质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

 

64.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直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的唤起。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65.现代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和教育的管理系统方面,以及这些教育机构成立以来已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制,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

 

66.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即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望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的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的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67.有意义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罗杰斯均提出过有意义学习的概念,但二者意义不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主要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的学习,是人的情感和认知因素共同参与的有意义学习。

 

68.生计教育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生计教育是在美国社会失业率较高的背景下,人们对自己的就业问题表现出忧心忡忡的心态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这种教育不可能消除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只能是一种安慰人们适应社会现实的改革措施,并不鼓励人们奋起改造社会。

 

69.设计教学法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设计教学法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将设计教学法分成生产者的设计、消费者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四种模式。

 

70.《师说》

《师说》是韩愈专门论述教师问题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系统阐述了他的教师观,提倡社会要尊师重道。主要包括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教师的任务与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师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它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71.致良知

“致良知”是明朝教育家王守仁的重要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王守仁继承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良知”的三大特点是:(1)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2)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3)不会泯灭。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学以去其昏蔽”,进而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这个过程就叫作“致良知”。

 

72.以吏为师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最早提出“以吏为师”的思想并付诸实施。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实践,并明确表述为“以吏为师”。法家主张选择知法的官吏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并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官吏,负责对全体人民进行法治教育。

 

73.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是以实用学科教学为重点的一种不完全普通中学。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实科教学为主的学校纷纷建立起来。这类学校通常修业6年,主要培养工业、农业、商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学生多为市民阶层子弟。但学校名称不一,有的除实科教学外,还增授拉丁语,称为文实中学有的将修业年限延长为9年,称为实科中学。

 

74.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叫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各科目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一定的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学科课程是一种基本的课程形式,具有结构性、系统性、简约性等优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也易于教师教授。学科课程的缺点是不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

 

75.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学习主张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76.要素主义

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对立面的要素主义教育,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其形成标志是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科南特和里科弗。主要观点是:(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3)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77.程序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不同状态和表述形式,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栓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因此,也称作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结构。

 

78.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即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分为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抽象型与具体型。

 

79.学校即社会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即学习不仅要教人成才,也要教人成人,使学校成为社会的雏形的同时,也让学校变成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该教育原则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体现,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不断遭遇批判。

 

80.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的教学方法。

 

81.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人的心智是由各种官能(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等)组成的,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以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

 

82.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内容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意义在于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83.教育即生活

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生活”。杜威批判传统教育远离儿童生活,学校与社会脱节。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压抑和束缚儿童。“教育即生活”的主要内涵有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不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是为学生的当下生活做准备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学校生活适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学校生活应是充满现代精神的理想生活。“教育即生活”的主要实践有:“学校即社会”;活动课程与“从做中学”。

 

84.《爱弥儿》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裁的教育名著。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设想的学生爱弥儿的教育,竭力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自然教育的理论。

 

85.公学

公学是一种私立的教学机构,但同时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以培养一般公职人员为教育目的,学生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它较之一般文法学校师资以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育质量较高,在历史上曾为英国培养了不少政治、经济领袖人才,因而以天才教育相标榜,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较为人称道的是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

 

86.要素教育

是裴斯泰洛齐教学体系中的重心,他提出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要素构成的,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很好地学习。教育也应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裴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的要素问题。

 

87.昆西教学法

昆西教学法的创始人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先驱——帕克,主要代表作是《关于教育学的谈话》。帕克的教育改革也叫昆西制度。主要特点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3)学校课程应与实际相联系。(4)强调培养儿童的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

 

88.产婆术

产婆术也叫“接生术”、“助产术”,别称“理智助产术”、“精神助产术”。它是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用以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主要是由双方的交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揭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从而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认识。那么,为什么苏格拉底将这样通过交谈帮助别人获得一般性知识的过程称为产婆术呢那是由于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产婆,虽然她年老不能生育,却能帮助别人接生孩子。正如他认为自己虽然无知,但是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一样,不论是生孩子还是帮助他人获得知识,都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我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是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教材中我们知道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很多同学对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如何运用的可能不是很了解,下面给大家介绍苏格拉底是如何具体使用他的产婆术帮助别人得到真知。

 

89.泛智教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观点,作为《大教学论》的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包括1)“泛智”指教育内容泛智化,他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希望人们在学校里学到广博、全面的知识。(2)“泛智”指教育对象普及化,主张“一切青年男女进学校”,关心贫民子弟的教育情况。

 

90.泛爱学校

“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谈、心算等活动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族语和实科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等。巴两多还为泛爱学校编写包括多种基础科学知识的《初级读本》。

 

91.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大学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其具有行会化制度化、独立性国际性、流动性、宗教性等特征。中世纪大学的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中世纪大学可分为“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性,为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中世纪大学宗教色彩浓厚,但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教育的普及。

 

92.学园

学园是由柏拉图创办的雅典第一个水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名称“academy”也成为后世学术机构的统称学园即开展广泛的教学活动培养各类人才同时也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几何等广泛的课程门类尤其重视数学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园培养了大量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古希腊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是当时重要的学术活动中心。

 

93.美德即知识(德育论)

“美德即知识”由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他从“智德统”的观点出发,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能培养具有完善道德的人。因此,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可视为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明确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破除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具有巨大冲击力。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知识即道德的观点并不完善,因为它忽略了道德的其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94.生计教育

生计教育是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于1971年开始倡导的一种教育。他提出,生计教育的实质是以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核心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以职业教育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面对美国社会正在出现的新的变化,要求人们一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在社会上生存的需要。

 

95.新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这场教育改革运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可见它是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教育的“实验室”为特征。初期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雷迪、德国教育家利茨和法国教育家德莫林等。进入20世纪的代表人物有爱伦·凯、德可乐利和沛西能等人。新教育运动始于英国,后来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96.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撰写的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主要阐述了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虽然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为近代教育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97.教科书

教科书亦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按教学科目分别编写的教学规范知识,且课程方案中规定的每门课程,一般都有相应的教科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等部分构成。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以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98.问题教学法

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①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③及时反馈。

 

99.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德育原则主要包括: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以及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00.班集体

班集体是指学校为了学习和发展的目的,将一定数量的年龄与学业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相对稳定的基层群体,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能够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能自觉反思、总结经验,使集体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生群体。

 

以上100个名词解释是各大院校333历年高频常考的名词,看看有印象是不行的,名词解释不像简答或论述言之有理即可,名词解释想要得分一定要背下来。这么多内容死记硬背很费时间不说,而且很可能好不容易记住,过两天就忘了。因此,一定要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同时运用正确的背诵技巧,才可能避免陷入死记硬背的雷区。那具体该怎么背呢?私信学姐,背得又快又牢的记忆方法轻松get~同时还可以获取100个个超高频333名词解释电子版哦~

另外,大家对于333备考复习有任何疑或者困难都可在评论区留言,学姐看到后都会回复大家哒

上一篇:311/333必看!简答题答题模板汇总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课二只考一本书的学校! 原标题:333必背的100个超高频名词解释汇总! 文章来源: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334.html
院校分析系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23-07-14 14:20:38

上期更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相关信息,大家反响热烈,学姐快马加鞭,又出了一期上海外国语...

准备考研要收集哪些资料信息?2023-07-14 14:05:28

考研不仅是一场智力与体力的比拼,同时还是一场资料和信息收集能力的比赛。资料和信息收集是考研路上的...

翻译硕士(英语)全国院校23分数线(下)2023-07-14 11:07:02

打算考翻硕英语的小伙伴看过来,第二波翻译硕士(英语)全国院校23分数线来啦!继上篇之后,本期继续...

24管综考研:已出分数线院校汇总(含对比)2023-07-14 10:33:31

本期内容为213所院校管理类联考专业的近两年分数线对比!即2023年(最新!!)及2022年分数...

参考!这些专业初试只考一门专业课!2023-07-13 15:37:33

初试专业课只考一门的神仙专业,确定不来看看?初试只考一门专业课的神仙专业有这些!考研一共500分...

34所院校会计/审计/图情23复试线汇总2023-07-10 14:18:03

今年34所院校的会计/审计/图情专业已全部出分,文文带大家来看下今年的整体情况! 2023年3...

四月才开始备考新传?完全来得及!2023-07-10 09:55:17

转眼马上就到了四月,23届考生正紧张准备复试中,24届的你是否进入状态了呢?有同学后台私信问我,...

管综写作高分自学计划!2023-07-07 16:24:12

管综写作要想得高分,现在就要开始进行学习了。不少同学想要自学管综写作,也是有办法的。文文给大家准...

考研初期,这样做,准确get院校、专业信息!2023-07-07 15:55:04

24考研er,你开始正式启动复习计划了吗?带着目标去复习效率会更高,首先需要确定院校和专业,确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各专业报录情况及分数线统计2023-07-07 10:35:12

想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宝子们,你们要的经济学院相关专业的报录情况及复试分数线来啦~2022年各个...